2025年7月
图片
导读
2025年二季度,武汉市延续“稳预期、促需求、优供给”政策主线,出台“汉九条”新政,延长契税补贴、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等政策至2025年底,并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。土地市场呈现“缺量提质”特征,核心地块高溢价成交,外围区域以底价成交为主,区域分化显著。住宅市场供需双升,新房成交同比显著增长,但二手房挂牌价持续下行,与新房价差扩大至历史峰值。写字楼市场供应集中放量,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上升,租金延续下行趋势;商业市场进入存量优化阶段,核心商圈业态迭代加快,次级商圈运营压力凸显。
下半年,武汉市预计优化供地结构,优先释放主城区“小而精”地块,推动土地价格结构性上行,同时通过专项债收储闲置土地缓解外围区域压力。房地产政策将聚焦“高品质住宅+租赁转型”,鼓励开发企业参与适老化改造与青年社区建设。住宅市场或温和复苏,核心地段改善型需求支撑价格企稳,但二手房“以价换量”趋势难改;写字楼市场需通过业态升级与成本优化应对空置压力,商业市场则需强化“文化+场景”体验以提升租金韧性。政策与市场联动将推动武汉市房地产向“质优价稳”方向演进。声明:本报告中有关数据和信息来自公开渠道, 并标明了出处,数据力求准确可靠,但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,仅供策略计划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有纰漏,敬请斧正。
1
宏观环境分析
(一)武汉市经济运行情况2025年上半年,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92.80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.5%,经济韧性进一步显现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193.34亿元,增长3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3488.03亿元,增长4.0%;第三产业增加值 6911.43亿元,增长6.3%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.0%,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7.3%,表明非住宅领域投资动能充足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.3%,延续去金融化趋势;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.8%,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8.5%,资金“脱房向科”趋势明显。对房地产而言,产业投资重心向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转移,将重塑商办物业、产业用地及配套居住需求的空间分布,未来城市更新与产业园区综合开发将成为土地价值释放的重要抓手。
(二)武汉市房地产相关政策
今年以来,武汉市延续政策宽松基调,聚焦“稳预期、促需求、优供给、强监管”,通过延长核心政策期限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强化市场规范等举措,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。政策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:
一是政策延续性增强。满足条件下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20%、契税补贴(首套全额、二套50%)、“卖旧买新”增值税补助(1%)等关键政策统一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,同时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,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。二是需求端精准发力。针对青年群体推出“汉九条”新政,严控增量、盘活存量,针对不同人群精准施策,扩大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范围,并试点“拿地即开工”审批模式,缩短开发周期。三是市场规范力度加大。规范存量房信息发布及经纪行为,强化全周期监管。图片
2
武汉市土地市场
(一)土地成交总体情况据武汉土地市场网公布的数据统计,2025年二季度武汉市土地市场共成交26宗地(仅含所有P字头地块),成交土地面积约107.48万㎡,成交金额约79.99亿元。相比去年同期,成交宗地数量较少6宗,成交宗地面积、成交金额分别下降31.99%、8.55%。2025年上半年土地成交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8宗,成交土地面积下降19.49%,成交金额上涨1.88%
图片
(二)武汉土地市场各区情况从分布区域来看,2025年二季度武汉长江新区成交面积、成交金额均位居全市首位,其中成交土地面积(约46.3325万方)、成交金额(约29.7900亿元)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3.11%、37.24%。
(三)核心地块高溢价成交,武汉土地市场回暖显著2025年6月30日,P(2025)049号地块(江岸区新兴街二、三期)共吸引14家国央企及民企参拍,经过106轮竞价,最终由绿城中国(武汉旭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)以总价6.645亿元竞得,溢价54.36%,成交楼面价27920元/㎡,仅次于2020年华润二七滨江地块(30558元/㎡),创武汉住宅楼面价历史第二高。
P(2025)047号地块(武昌区傅家坡)经过45轮竞价,建发国际旗下黄石悦发房地产有限公司以总价12.202亿元竞得P(2025)047号地块(武昌区傅家坡),溢价22.42%,成交楼面价16055元/㎡。共7家国央企参与竞拍,竞争强度次于049号地块。049、047号地块的“双高”成交(高溢价、高单价)集中体现了武汉2025年二季度“以需定供”供地策略的成效:政府精准推出“小而精”、“低容积率”优质地块,激活了头部房企投资意愿,也反映出主城区改善性需求对“好房子”持续强劲的支付能力。3
武汉市房地产市场
(一)武汉住宅市场
1、新建商品住宅市场
(1)优质供应加速上市,供给结构持续优化
2025年二季度,武汉新房市场呈现“质增速提”特征。据中指数据统计,上半年武汉商品住宅新增供应308万㎡,同比微增3%,其中二季度贡献近六成。开发端普遍将“拿地—首开”周期明显缩短,四代宅比例快速抬升,带动得房率与立面标准双升。供给重心向改善产品倾斜,大户型占比过半,品质竞争倒逼企业高周转跑量,库存结构同步优化。(2)政策红利叠加品质升级,拉动住宅成交同比上扬据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数据,二季度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5565套,同比增长34.29%(2024年同期为19037套)。其中,6月成交12618套,占一季度总量的49.4%。优质供应增加,同时政策端持续优化,延长政策期限,4月30日发布新版“汉九条”等,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,积极促进需求释放,整体成交同比增长显著。图片
(3)新房价格微幅下跌
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武汉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从今年1月开始整体呈现微幅下降趋势。图片
2、存量房市场
(1)二手住房:挂牌量保持高位,挂牌价延续下调趋势
据中指数据统计,2025年6月武汉市二手住宅出售挂牌量20.08万套,较2024年末增加8.8%,供应规模持续保持高位。买方议价主导、四代宅新规产品挤压,挂牌价格延续下调趋势,2025年6月为15010元/㎡,较2024年末下跌5.2%。(2)二手住房:成交量保持高位,与新房价差扩大至历史峰值据中指数据统计,2025年上半年二手住房合计成交51704套,同比增长10.9%(新房成交26635套,同比增长0.7%)。受中心城区高品质新盘分流影响,二手房市场竞争加剧,“以价换量”特征进一步凸显,推动其成交量同比增幅显著高于新房,成交占比升至66%的高位;同时,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行,改善盘支撑新房价格回升,二手房与新房价差扩大至历史峰值,约2300元/㎡。(3)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持续下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武汉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从今年1月开始整体呈现持续下跌态势。(二)武汉写字楼市场
1、销售市场
(1)销量情况
据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二季度武汉市新建写字楼成交套数1706套,环比下降55.15%,同比下降9.45%;成交面积18.55万㎡,环比下降39.48%,同比上涨6.79%。武汉市新建写字楼成交量环比降幅明显,同比基本持平。
图片
(2)写字楼销售价格总体下跌
根据中指数据显示,武汉市新建写字楼销售价格从今年初开始总体呈下跌态势。
2、租赁市场
(1)供应集中放量,甲级体量突破330万㎡
2025年二季度,武汉优质办公楼市场共录得六个新项目入市,合计新增面积约39.9万㎡,其中甲级写字楼越秀金融汇T5单盘贡献10.8万㎡,带动全市甲级存量升至334.5万㎡,优质办公楼总体量达到996.9万㎡。新增项目集中于解放大道等传统核心子市场,短期内结构性供应压力显著抬升。
(2)需求结构性回暖,科技与制造“双轮驱动”
在高供应与“以价换量”策略共同作用下,二季度全市净吸纳量回升至2.2万㎡,环比改善。需求端呈现两大特征:①科技互联网继续领跑——成交面积占甲级总成交21%,在线教育、直播及电商企业的升级扩租需求活跃,行业去化速度加快;②制造业需求边际回暖——受“以旧换新”及“家电国补”政策拉动,家用电器类制造企业办公租赁活跃度提升,带动制造业在甲级市场占比环比上扬。
金融业需求保持稳健,占比19%,其中科技金融成为新兴亮点;大面积段成本导向型搬迁需求占比提升,显示企业对降本增效的敏感度进一步增强。
(3)空置率与租金“双压”延续,调整周期深化
受供应集中入市影响,二季度全市优质办公楼空置率再度抬升;甲级市场净吸纳量虽环比改善,但仍低于新增供应,空置压力显性化。业主普遍采取“高免租+精装交付”组合策略,净有效租金继续下探:全市优质办公楼环比下跌5.2%至62.0元/㎡·月,甲级写字楼降至69.0元/㎡·月,降幅较上季度扩大,租金曲线呈加速寻底态势。
(数据来源:仲量联行)(三)武汉商业市场
1、销售市场
(1)商业成交量持续下跌
据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二季度武汉市新建商业成交套数1689套、成交面积15.38万㎡,成交量环比下降约三成,同比下降约五成。从走势来看,去年4季度至今年2季度武汉市新建商业成交量呈现持续下降态势。
图片
(2)商业成交价格略有下跌
根据中指数据显示,武汉市新建商业销售价格今年一季度保持稳定,二季度略有下跌。
2、租赁市场
(1)供应节奏放缓,存量修复窗口开启
2025年上半年,武汉优质零售物业市场仅录得远洋里一期一个新项目开业,市场总体量升至960.6万平方米。新增项目集中于传统核心商圈,以“文化+街区”复合场景为卖点,短期内缓解了2024年供应高峰带来的存量压力,也为开发商提供了业态调改与品牌升级的观察窗口。整体市场由此进入“低供应、重运营”的存量优化阶段。
(2)需求端结构性回暖,时尚与生活业态表现稳健
2025年1-5月,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.3%,政策与文旅联动拉动线下客流回升。项目成交显示,时尚业态占比32%,户外运动品牌成为主力:Discovery Expedition、猛犸象、KEEN等首店集中落位,头部购物中心通过“户外+社交”主题场景实现租金溢价。生活业态占13%,家居杂货、新能源车展厅及3C电子集合店扩张明显,反映消费者对“体验+即时零售”复合需求上升。餐饮与儿童业态则处于主动调整期,品牌汰换速度加快,本土餐饮凭借“楚菜IP+夜经济”组合填补连锁品牌收缩空档,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(3)租金延续下行,运营效率决定项目分化
截至2025年6月末,全市优质零售物业首层非主力店净有效租金环比再降1.9%至354.5元/㎡·月,为2021年以来新低;空置率环比微升0.1个百分点至13.2%。市场呈现显著分化:核心商圈标杆项目凭借品牌级次与场景创新维持高出租率,部分项目已接近满租;而硬件老旧或动线缺陷明显的次级商圈项目,只能通过延长免租期、加大装补等方式吸引填充型品牌,租金下探幅度超过10%。整体来看,运营精细化程度、首店资源获取能力及数字化会员体系完善度,已成为决定项目现金流韧性的核心指标。
4
总结与展望
政策方面
图片
预计下半年,武汉市房地产政策预计保持宽松基调,延续“三稳”目标(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),并深化结构性优化。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或将加码,推动土地市场“量跌价涨”格局修复;保障性租赁住房与适老化改造将成为政策发力点。政策重心将向“高品质住宅+租赁转型”倾斜,助力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土地市场
图片
展望下半年,预计供地仍将聚焦主城区优质板块,低容、小体量地块占比提升;外围区域通过调规、降门槛吸引产业与保障性项目落地,整体成交或温和放量,价格呈结构性上行,城市更新与存量盘活同步提速。
房地产市场
图片
1、住宅市场预计下半年,政策将优化供应结构,优先释放核心地段“小而精”地块,推动楼面价结构性上行。外围区域需通过差异化政策稳定信心。二手房市场需关注“以价换量”策略对库存消化的影响,业主灵活调整挂牌策略成关键。整体成交或温和增长,但价格调整压力仍需时间消化,市场向“质优价稳”方向演进。2、写字楼市场展望下半年,市场将进入“存量优化与差异化竞争”阶段。核心商圈项目通过业态升级维持竞争力,次级商圈需依赖运营效率提升与租金策略调整应对空置压力。政策或推动“以旧换新”政策向办公领域延伸,制造业与科技企业需求或进一步释放。租金下行压力持续,但头部项目凭借品牌级次与服务溢价能力可实现租金企稳。3、商业市场预计下半年,市场将聚焦“业态迭代与精细化运营”。政策与文旅联动或拉动线下客流,新能源车、绿色家电等新兴消费赛道或成增长引擎。核心商圈需强化“文化+场景”复合体验,次级商圈通过品牌焕新与社区化运营增强粘性。租金下行压力持续,但优质资产通过运营效率提升可实现现金流韧性增强,市场向“体验驱动型”转型。END
技术审核部 供稿
人事行政部 编发免息配资公司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